宝宝扯着耳朵哭闹?家长应当心中耳炎!

有家长在耳朵树群里咨询,孩子经常抓耳朵,这是为什么呢?其实这是新生儿常见的动作,和吃手吃脚一样,是他们对身体探索的方式之一。

但如果孩子抓耳朵的同时,伴随哭闹、烦躁以及高烧的情况,家长们就应该警惕“中耳炎”的发生。

中耳炎是一种易发于儿童的疾病,一般会发生在感冒后。


(资料图)

有些中耳炎孩子会哭会喊疼,或者是流脓,这是家长很容易判断的。但还有一种常见的中耳炎,医学上称为分泌性中耳炎,一般是不疼的,家长无从判断,就很容易耽误孩子的病情。

友谊医院谢静医生在耳朵树沙龙做过一期“儿童中耳炎”的分享,摘录部分内容分享给各位家长。

——中耳炎是耳科医生最常遇到的病例。

一、分泌性中耳炎

简单理解,就是中耳室内有积液,非感染性的。

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很高,尤其在幼年最易发病,被戏称为“儿童早期职业病”,1岁以下的发病率是50%;而在2岁以下,发病率就升到了60%。

分泌性中耳炎,是不需要用药的,对于这点很多家长不认可,觉得医生还是该开药。

实际上分泌性中耳炎,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,大概会在3个月左右自愈,用药并不会加速痊愈。而如果有鼻炎或其他症状,可以用对应症状的药。

那么3个月后没好怎么办?大概有25%的孩子会超过3个月也没有痊愈,30-40%的孩子会反复发作。

这时候,医生会再为孩子做一个听力测试和声导抗的检查。如果发现是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、行为上出现问题(比如注意力不集中、耳朵很不舒服、走路不平衡),以及发现有听力的极重度听损需要抢时间植入人工耳蜗的,会采用手术的方法把积液抽出来。

注意:这里有两条对听力下降儿童,以及要植入耳蜗的极重度听损儿童很重要的消息!!!!

①儿童的听力下降,很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,痊愈之后就没有影响了。如果不排除这个因素,有一定的误诊几率;

②如果已经确诊极重度听损,需要植入人工耳蜗,这时候孩子得了分泌性中耳炎,可以把积液抽出后再植入人工耳蜗,并没有影响。

二、急性中耳炎

简单理解,就是中耳室里有积液,不同于分泌性中耳炎,急性中耳炎是感染性的。

这是发生在小朋友身上常见的另一种中耳炎,主要是一些病菌进入中耳后的化脓,中耳室里有脓液。

小朋友说耳朵疼,家长以为是很重的病。但到了医院,医生说什么大事,孩子耳朵疼,其实是来自脓液对鼓膜的压迫。

急性中耳炎在急性期并没有大的危害,但需要使用抗生素。炎症消除后,可能还是会有积液,转化为分泌性中耳炎。如果积液一直有,会造成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。

三、如何区分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?

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液是清亮的也可以是粘稠的,孩子反应耳朵闷,但没有疼痛或发热。

而急性中耳炎,脓液堆积,鼓膜向外,甚至加重后鼓膜会破,小朋友会喊耳朵疼,并伴有发热。

四、为什么儿童容易得中耳炎?

人的咽鼓管,连接接鼻腔和中耳室。儿童的咽鼓管,比成人的要短、平、宽,所以鼻腔的积液容易通过咽鼓管流到中耳室。特别是在孩子感冒、呛奶等情况下,病菌从咽鼓管入侵中耳。

大概到7-9岁之后,孩子的咽鼓管发育得就和成人差不多了,其功能就正常了。不过即使是成人也可能会因为不正确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、游泳、跳水、呛水等情况,引起急性中耳炎。

五、儿童中耳炎预防

1. 增强免疫力,预防感冒

——积极预防感冒,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,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;

——如果孩子鼻塞比较严重,睡觉时可以把头部垫的高一些,这样积聚于鼻腔内的粘液就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;

——如果孩子易感冒,在感冒高发季节来临之时,要及时注射流感疫苗或服用中药预防。

2. 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

擤鼻涕时不要双手同时挤压鼻子,应一侧一侧进行。先用手指轻压一个鼻孔,头略向手按压鼻孔的一侧倾斜,轻轻擤鼻涕,靠气流将另一个鼻孔内的鼻涕轻轻擤出。然后换到对侧,把另一侧擤净。

3. 正确的哺乳及喂奶,防止呛奶

——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,把婴儿抱起呈斜位,头部竖直吸吮奶汁,而不要让宝宝平卧喂奶;

——喂奶时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,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。

4. 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

5. 不要给宝宝挖耳朵,避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。若耳垢较多, 应到医院清除。

6. 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,特别对声音反应迟钝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,要及时带到医院检查。

7. 六岁之内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听力筛查。

推荐DIY文章
当智能健身走向全民化:AEKE轻力量家庭智能健身房引领未来
海艺AI:迎合“AI时代”发展潮流,刷新绘图市场传统认知
布局产业新高地!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B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
未来五年500亿投入打底,北汽蓝谷锚定细分市场增量
【展会直击】华秋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精彩ing,助力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!
桂花网蓝牙网关助力司乘人员职业健康监测
精彩新闻